专业领域法律援助,业务范围
案例展示皆有大量成功案例,可到所出示
新闻中心学法,知法,用法
抚养协议存在“模糊条款”,法院会如何认定?

抚养协议存在“模糊条款”,法院会如何认定?

推荐

编者说: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约定小孩由男方抚养,抚养费由男方负责,女方自愿承担部分抚养费。离婚后,双方就抚养费的承担各执一词而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处理?基本案情2013年1月,阳某(父亲)与王某(母亲)登记结婚,同年12月生下小毅(化名)。后小毅的父亲和母亲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小孩由男方抚养,抚养费由男方负责,女方自愿承担部分抚养费”。离婚后,双方就抚养费的承担各执一词。小毅母亲主张:二人离婚时,小毅父亲尚欠其25000元债务未还,对于《离婚协议书》中的“自愿承担部分抚养费”,则是以其不再要求小毅父亲偿还上述债务的形式予以抵扣,且其常去看望小毅、给小毅零用钱、为小毅购买衣物等,已尽到“自愿抚养”义务,故其无需再另行支付抚养费。小毅父亲对此不予认可,其主张:未偿还的借款是用于抵扣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小毅母亲应支付的抚养费,并非离婚后的抚养费。《离婚协议书》中的“自愿承担部分抚养费”,并非对小毅母亲抚养义务免除的约定,而是双方基于抚养费的标准应根据小毅母亲未来收入来确定的考虑,未明确抚养费金额。法院裁判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阳某与王某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王某对阳某所享有的债权是否应抵扣抚养费,王某对此未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且离婚协议亦未明确约定以债权抵扣抚养费的支付,更未约定抵扣的抚养费具体金额,故法院对王某该主张不予支持,王某对此可另行主张权利。王某作为小毅的母亲,支付小孩抚养费是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离婚协议的约定分析,王某自愿承担部分抚养费,但未明确具体的给付金额和期限,可以视为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该给付的抚养费标准约定不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全部或部分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之规定,现双方就给付抚养费的多少的期限不能达成协议,依法应由人民法院判决。综合考虑离婚协议的约定、孩子抚养的实际需要、王某的经济状况及负担能力等因素,法院判决王某以每月1000元的标准向小毅支付抚养费。王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衡阳中院二审维持原判,判决现已生效。法官说法协议离婚因其便捷性,常被视为夫妻“好聚好散”的首选。然而,实践中,不少夫妻在签订离婚协议时不够审慎,或随意套用网络模板,或对关键条款约定模糊、草草了事,忽视了离婚协议作为法律文书的重要性和严谨性。殊不知,这种“约定不明”很可能为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明确规定:“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就子女抚养问题,夫妻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应注意:关于抚养权归属必须清晰写明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约定应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关于抚养费支付,应明确不直接抚养方每月或每年应支付的抚养费具体数额、方式、期限等。离婚,是一段婚姻关系的终结,也是各自新生活的起点。一份约定清晰、权责明确的离婚协议,不仅是对过往关系的妥善交代,更是保障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

——————— 2025-11-19

  • 因“跟谁姓”闹离婚后父亲要求均分孩子,法院:拒绝!

    因“跟谁姓”闹离婚后父亲要求均分孩子,法院:拒绝!

    推荐

    父母离婚后,孩子跟谁?这是离婚类案件的一个常见问题。有家长认为,本着公平原则,二胎家庭的孩子,理应一人一个,平均分配。但实际上,比起父母的愿望,更应被关注的是孩子本身的利益。近日,在上海普陀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件中,父母双方先是因为孩子跟谁姓闹了离婚,后又因孩子怎么分而争执不休。最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本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作出了裁判。  孩子该跟谁姓?夫妻二人为此离婚邵先生和计女士原本是同事关系。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双方互生好感,结为了夫妻关系。婚后,二人感情恩爱。他们先是拥有了一个女儿邵小某。两年后,又拥有了一个儿子。然而,就在为儿子起名的问题上,夫妻二人却出现了争执。丈夫邵先生提出,希望为儿子起名为邵某某,继续继承邵先生的姓氏。但妻子计女士则认为,既然大女儿已经跟了邵先生的姓氏,那么二儿子理应跟计女士的姓氏,才算公平。二人因孩子姓氏和抚养问题争论不休,最终情感破裂,走向分居。在分居期间,普陀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曾对双方进行调解,但始终未能缓和二人的夫妻关系。最终,丈夫邵先生向普陀区人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 离婚后孩子跟谁?丈夫主张一人一娃被驳回在诉讼中,邵先生和计女士均表示,同意离婚。但在如何分配两个孩子的抚养权一事上,双方却再次出现争议。丈夫邵先生认为,既然有两个孩子,且两个孩子各随了父母一人的姓氏。那么,孩子理应按照姓氏分配,一人一娃。女儿邵小某跟随自己共同生活。儿子计小某跟着母亲计女士生活。但计女士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尚处于幼年,且都是由自己照顾长大的。考虑到儿女身心的健康发展,两个孩子都应跟随她生活。为了全面了解这对夫妻的抚育情况。普陀区法院委托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年事务中心对本案展开社会调查,并出具了社会调查报告。经调查,法院得知,无论是邵先生还是计女士,都具备抚育孩子的经济条件。但在两个孩子出生后,孩子一直由母亲计女士和孩子的外祖母负责照料。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邵先生需要经常加班,且工作时间并不固定,难以给予孩子较多的陪伴。夫妻二人因孩子姓氏问题分居时,女儿邵小某仅有2岁多,儿子计小某则刚刚出生。两个孩子都长期和母亲共同生活,对母亲产生了更深的情感依赖。普陀区人民法院指出,确定子女抚养关系归属应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出发,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在本案中,对于尚处于幼年的涉案子女来说,突然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对于该年龄段的幼儿,显然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两名子女抚养权,归为母亲计某更为恰当。最终,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女儿邵小某,儿子计小某随母亲计某共同生活。父亲邵某需支付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直至子女年满18岁。本案经二审维持原判。法官说法:机械分配抚养权不可取普陀区人民法院指出,在二胎家庭子女抚养权的分配过程中,机械地“平均分配”并不可取。应始终坚持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子女身心健康,并保障其合法权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在涉抚养权的分配问题上,法律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应以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 则应当充分了解并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在涉及二胎家庭的子女分配上,法院通常会结合以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其一,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 其二,是否具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包括孩子的日常活动、学习住所、长期抚养人是否会遭到突然变更。其三,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包括是否能在陪伴时间和经济收入之间取得平衡。其四,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

    ——————— 2025-11-19

诚以待人,合以致远

汝有所惑,与尔解忧,期待与您的合作。

在线律师帮助

联系我们
  • 公司名字: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
  • 服务热线:18786609287
  • 传真:17785809961
  •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3号国艺大厦16楼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