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新闻资讯
95后领证1小时即闹离婚,法院:不准!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了?-贵阳离婚律师
近日,在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么一起案件——
一对95后小夫妻刚领证一小时,男方就吵着要离婚,认为婚前就已分手;女方不同意,并认为男方应该赔偿自己30万元。消息很快登上微博热搜首位,引起网友热议。
到底咋回事?
1995年出生的项某现就读于昆明某职业学院,1997年出生的陈某是昆明某口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护士。项某的父亲在去陈某所在的口腔医院护理牙齿时认识了陈某,觉得陈某不错,于是介绍给自己的儿子项某。
项某和陈某认识后互生好感,于是确立了恋爱关系。在谈了几个月恋爱后,双方在昆明市呈贡区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办理结婚登记一个小时后,项某就向陈某提出离婚要求,陈某不同意离婚,于是项某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双方解除婚姻关系。
项某认为,他和女方在结婚前其实已经分手,2人感情破裂。结婚是因为女方在分手期间多次发短信骚扰和刺激他之后,他才做出了草率决定。
陈某则认为,项某此举存在故意骗婚行为,对自己的身心及之后的婚姻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应依法追诉制裁项某及其父亲污蔑自己的不良行为,恢复自己的未婚状态。项某在结婚后一个小时提出离婚,应该赔偿自己30万元。
庭审中,项某称,他与陈某领证时父母不知情,他向父母谎称学校需要户口本才拿到了户口本领取的结婚证。因为双方感情已经破裂,才提出离婚。结婚登记系双方自愿,他并没有任何过错。
陈某不同意离婚,表示如果离婚,要求项某对其进行赔偿。陈某与项某均称结婚前双方没有同居过,婚后没有住在一起。
法院:对离婚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 应当准予离婚。
本案中,被告不同意离婚,其辩称要撤销婚姻,至判决之日并未另行提起撤销婚姻的起诉,可以看出,原被告经过恋爱有一定感情基础,原告并不能举证证明夫妻感情破裂或证明原被告有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法院不予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故判决驳回原告项某的诉讼请求。
对于此事,网友纷纷认为过于荒唐和儿戏:
@那么你的:拿结婚当儿戏?玩呢?事实证明结婚冷静期很有必要
@尼奇窝窝:结婚前已经分手???!!!好荒唐的理由
@Hakuna_人生副本一周目中:结婚前已经分手?95年出生的男大学生也已经是26岁的成年人了啊,为自己的行为负点责任好不好,跟人结完婚推卸责任说都是因为对方骚扰自己才草率同意结婚,这也太离谱了
也有网友不理解法院的判决:
@默默大夜猫:这还没破裂???不准离难道就逼着他们凑合过??不相爱又互相仇恨的两个人
@Blackness_Jim:法院对离婚诉讼请求不予支持?都已经这样了,还不让离婚??
“90后结婚率不到百分之十”?假的
前段时间,网友一条“90后结婚率不到10%”消息热传,引起舆论哗然。该传言称,目前90后团体约1.7亿人,男女比例约54:46,对其结婚数据进行统计发现,登记注册结婚的90后不超过1000万对,比例低于10%。
然而事实却是,民政部官方网站并未查询有“90后结婚率低于10%”相关消息。
那么90后结婚到底是多少?
据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权威数据,2019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927.3万对,结婚率为 6.6‰,比上年降低 0.7 个千分点。其中年龄分布20-24岁365.4万人,25-29岁642.2万人,由此可得2019年“20-29岁”有1007.6万人结婚登记;按同样方法计算,2018年“20-29岁”有1171.8万人结婚登记。
也就是说,从2012至今,90后登记结婚人数远远大于两千万人。
90后结婚率等于90后结婚人数除以90后总人数。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90后人口约有1.7亿。由此可见,90后结婚人数除以90后总人数应大于10%。
全国上半年离婚人数大跌近4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月前的8月3日,民政部发布“2021年半年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披露了我国婚姻状况的最新官方数据,而这个数据跟上述的“网传”和很多人的理解都有不少出入。
民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96.6万对,同比下降39.4%。结婚登记人数为416.6万对,同比增长7.4%。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民政部发布2021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29.6万对,当时“全国一季度离婚人数大跌七成多”就曾登上热搜。
这令人意外的离婚人数“骤跌”到底怎么回事?
首先,这或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离婚冷静期”制度相关。据多地媒体报道,离婚冷静期制度实施后,当地的离婚数量出现了较大下降。
此外,或许还存在法院数据延迟的情况。据新京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理事陈爱武指出,不能仅从民政部门的离婚登记途径比较,还需关注法院同期离婚诉讼案件办理情况。由于数据的延迟,想要明确判断是否“离婚冷静期”政策是否有明显效果,还需等待1-2年后完整的循环期结束。
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了?
尽管上述网传骇人听闻的消息纯属谣言,但今年来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确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其中国婚姻报告2021》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婚姻呈现“结婚少了、离婚多了、结婚晚了”的现状。
“结婚少了”——
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粗结婚率从9.9‰降至5.8‰。其中,《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初结婚人数从2386万降至1398.7万人,再婚人数从307.9万升至455.9万人、复婚对数从29.9万对攀升至61.9万对。
“结婚晚了”——
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25-29岁从34.3%升至34.6%,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17.7%、8.1%和19.9%。
“离婚多了”——
1987-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1987-2019年粗离婚率从0.5‰攀升至3.4‰。
其中,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下滑越明显。如2020年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河北结婚率全国倒数;北京结婚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选择还是无奈?
任泽平分析,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在校学生人数攀高,年轻人教育年限增加也就推迟了就业和婚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2.0岁上升到2016年的25.4岁;男性同期从24.1岁上升到27.2岁。
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与高品质生活,对婚姻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女性自我独立的实现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女性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社会价值。而经济独立和意识觉醒也使女性逐渐摆脱婚姻的束缚,更有底气承担离婚的不利后果,不再“忍气吞声”。
根据司法大数据报告,2017年全国法院共审结为140余万件。离婚纠纷案件数增加,感情不和(77.5%)、家庭暴力(14.9%)为主要原因,其中73.40%的案件原告为女性。
客观上,高昂的房价和房贷、婚育成本依然是横亘在未婚人士面前的压力。好消息是,近年来国家针对炒房等行为加大了调控力度,今年以来也开始对教育市场乱象进行管控清理,为家长学生“减负”。
在我国目前的婚姻现状下,虽然确实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单身经济”兴起也为商家提供一条“钱路”。
单身经济的“钱途”
任泽平分析,单身人群普遍储蓄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高消费的生活,助推新消费模式,促进文娱、宠物消费。
单身人群还具有偏好便利性消费。尼尔森的《中国单身经济报告》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远高于非单身消费者(27%);单身消费者中97%会选择网购,62%更倾向于点外卖。
单身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点,注重自我投资。关于对未来一年的时间规划方面,“22%的单身消费者期望去读书,18%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学习新技能,17%的单身消费者希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均高于非单身消费者的13%、11%和14%。同时,在对未来一年的消费意愿预期方面,分别有16%和14%的单身消费者更愿意在自我提升和运动健身多花钱”。
尼尔森数据显示,单身群体注重感情寄托,在就餐、娱乐的支出意愿高于非单身群体;此外单身青年宠物消费占比高于非单身消费者,未婚人群占比达57%。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2019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2024亿元,较去年增长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