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新闻资讯列表

新闻资讯

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④|罗某甲等人制造、散播负面信息并以有偿删帖方式敲诈勒索案

作者:网站文章发布员 时间:2025-02-19 13:25:11 分类:新闻资讯 浏览:60次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

 

依法惩治利用网络

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

目录

 

● 孙某媛制造、散播网络谣言敲诈勒索案

 

● 赵某杰利用网络敲诈勒索未成年人案

 

● 相某漫编造事由向网络平台商家恶意索赔敲诈勒索案

 

● 罗某甲等人制造、散播负面信息并以有偿删帖方式敲诈勒索案

 

● 李某等人以裸聊为诱饵敲诈勒索案

 

● 贺某武为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分子提供技术支持案

 

案例四

罗某甲等人敲诈勒索案

——制造、散播负面信息并以有偿删帖方式敲诈勒索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罗某甲、徐某、聂某某、杨某均系新闻媒体从业人员。201911月至20222月期间,罗某甲注册成立公司,并与徐某、聂某某、杨某以及被告人罗某乙、罗某丙等人共谋通过自媒体发布企业负面消息进而勒索财物。受罗某甲安排,罗某乙注册微信公众号“××并在多家知名网络平台注册第三方账号。罗某甲、杨某负责收集企业负面信息并撰写帖文,徐某负责审核,聂某某、罗某乙、罗某丙负责在微信公众号和第三方媒体账号发布、删除帖文。罗某甲还负责与被害单位谈判,罗某乙负责收款。20223月至7月期间,罗某甲等人利用“××微信公众号及相关网络平台账号发布6家互联网企业的负面帖文,迫使上述企业联系罗某甲等人,罗某甲等人以不支付商务合作费用就不删帖相要挟,索要被害单位钱款人民币29.6万元。

 

  (二)裁判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罗某甲、罗某乙、徐某、罗某丙、聂某某、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上发布企业负面信息,以有偿删帖的方式多次勒索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在共同犯罪中,罗某甲是主犯,罗某乙、徐某、罗某丙、聂某某、杨某是从犯。罗某甲、徐某、罗某丙、聂某某、杨某有自首情节,罗某乙有坦白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各被告人均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据此,对罗某甲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对罗某乙等五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并处罚金;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三)典型意义

 

  新闻媒体监督是发现社会问题,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一些不法人员利用或者冒充新闻工作者的身份,专门寻找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以发布、不删除负面帖文相要挟,直接向企业经营者索要财物或者通过所谓合作的方式索要财物。此类犯罪行为是以监督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既侵害了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新闻媒体监督的权威性,应当从严惩处。本案中,被告人罗某甲等人利用媒体从业者的身份积极挖掘企业黑料,利用企业经营者害怕被追责、处罚或者影响企业形象、经营业绩的心理不断发布负面消息向对方施压,并明示或者暗示企业与其商务合作,迫使对方交付财物,罗某甲等人的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该案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辨别真伪的本领,正常的新闻媒体监督是合法合规的,不能以揭发隐私、不法行为相威胁索要财物。个人或者企事业单位在遇到此类违法犯罪时要及时报案,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时警示不法分子,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恶意发布信息损害他人或者企事业单位的人格尊严、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新闻资讯仅用于公益普法,贵在分享,文章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中国普法、广西普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点击通知

联系我们
  • 公司名字: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
  • 服务热线:18786609287
  • 传真:17785809961
  •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3号国艺大厦16楼5号